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学苑 >> 浏览文章

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

所属栏目: 道学苑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若为奉道者,自然不能不尊奉道经师宝,信奉道的创生与法则,信奉老庄文列、玄门启教列幕宗师的清静虚柔、见素抱朴之教,信守道教所奉行的戒规、禁忌。

文/行苇

网络的存在给人们的表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大家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但由于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其关心的问题具有足够的认知,就会带来许多似是而非的言辞,不利于问题的深入。在道教圈,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

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

心存善念(图源:问道青城山)

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网上留言称:信仰道教本来就没有标准,只要心存善念即可云云。窃以为这种看法稍嫌偏颇。试问,如果没有标准,道教如何区别于其他宗教与学说?道教又何以形成一个宗教团体,组建教团协会?道士又何以成为一种教职人员,而与世俗群众、其他宗教人士相区别?进而,历代祖师大德何以又撰写许多破邪显正的经论?不妨说,并非没有标准,只是当前标准不太明晰了。

如众所知,在我国流布的几大宗教中,都具有明确的教义教理、信念信条。如佛教的核心信念是四谛三法印,前者指苦集灭道,苦是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集是对“苦”的原因之解释,灭是佛教追求的境界,道是达到寂静涅的方法。后者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这是衡量一切学说是非为佛法的标准。基督教则有《信经》,其内容主要指明其信仰上帝为造物主、耶稣为救世主、人死后要复活并经受上帝的审判,信主者升天,不信者下地狱。而伊斯兰教则有“六信”:信真主、信经典、信天仙、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这是其用来衡量言论是否符合信仰,是否为其信徒的基本标准。而道教相对来说就稍微复杂些。

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

道教的核心信念(图源:问道青城山)

原因在于,道教的形成过程漫长,且是许多不同的教派整合而成。虽然教界认同道教教团起始于祖天师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教团,但稍后的上清派、灵宝派等实际上相对独立,南北天师道也有许多革新,乃至唐宋时期道教新派不断涌现,各有特色,这就令不少人认为道教杂而多端,似乎没有核心的、一致的信念。

实际上,从六朝到唐代,道教内部存在一个编撰丛书、类书的传统,著名的《无上秘要》、《玄门大义》、《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项》、《要修科仪戒律钞》、《道教义枢》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大型丛书、类书,即是当时高道祖师们在博采三洞经教的基础上,为明晰道教的义理体系而编撰的,今人只要观察其目录就会发现这些类书犹如道教的“教义大全”。

例如现知编撰最早的《无上秘要》,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延请当时享誉教内外的著名义学高道田谷十老在通道观编撰的,学术界曾总结其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讨论道、气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宇宙的劫运,人世间的善恶得失、成败轮转等,也就是道教的宇宙观、世界观;二是传述道教的神灵世界及天堂地狱等内容,也就是道教的信仰崇拜对象;三是介绍道教经典的内容与传授法度次第等,这就涉及道教的教化活动,四是开示道教的修炼方法,包括从入道事师、诵经礼拜等基础内容到修炼心神、服气观想等深层法门。

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

道、气与天地万物(资料图)

可见《无上秘要》是紧紧扣住道教的实践和修行的次序,建立了完备的思想体系,其繁浩的品目正说明编者意图囊括道教的全部精义。而鉴于其内容过于庞大,一般人难于检阅,唐初高道孟安排尊师又在前辈工作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编撰了《道教义枢》,包括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十二部、两半、道意、十善、因果、五荫、六情、三业、十恶、三一、二观、三乘、六通、四达、六度、四等、三界、五道、混元、理教、境智、自然、道性、福田、净土、三世、五浊、动寂、感应、有无、假实等三十七条教义。观书名即可知尊师此作意在宣扬最为核心的道教教理教义,以为学道者的基本指南,所谓“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勒成十卷,凡三十七条。俾夫大笑之流,萧然悟法,勤行之士,指示玄宗。”

在这部“义理枢要”中,尊师首先介绍了道教的道论,并据此引申出道教的修道境界、信仰对象、修行果位等内容,这是道教信仰的根基所在。其次,尊师阐释了道教经典的构成及其内容大要,指明其为修道之门径所在。在此,此著开示了世人沉沦苦海,迷失真道的缘由及善恶果报,是为道教的人生观、价值观所系。再次,此书介绍了众生修行得道的依据(道性)、大道尊圣与众生的感通关系,阐明人所能修道、得道的根据,并介绍了一些具体的修道之法及重要义理。

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

信奉道为万物之根本(资料图)

综合而言,对道教信仰来说,首先要信奉道为万物之根本、之创造者,进而要信奉道教经典为修真悟道、离苦得乐之桥梁,要尊奉道经师三宝之教诲,再进而应当自信众生皆有道性,通过修炼身心可以获得超越解脱,并能利济世间,推进众生福乐。

此外,还应当认识到天地神明所在鉴查,因果不虚,天网恢恢,务必断恶修善,否则果报难逃。人生天地之间,纵然不能体悟大道,进修德业,也应当广接善缘,多种善因,以为后世及子孙之福荫。

宗教要解决人的生死问题,面对死,需要通过努力修行,以获得证悟大道、勘破生死的智慧。而在死来到之前,人生于世间,更重要的是如何活。人如何活着,正表现了他作为何种文化、何种学说、何种宗教的践行者的身份。

若为奉道者,自然不能不尊奉道经师宝,信奉道的创生与法则,信奉老庄文列、玄门启教列幕宗师的清静虚柔、见素抱朴之教,信守道教所奉行的戒规、禁忌。故而,认为只要心存善念,奉道无所谓标准的看法是不太准确的。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行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言须有宗:奉道并非无标准可言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学苑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学苑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