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民俗道艺 >> 浏览文章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所属栏目: 民俗道艺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摘要]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无论是早期的道教石窟造像,还是明清时期的道教木雕造像,都影射出四川地区道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

文/止水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展出海报(来源:成都博物馆官网)

今年八月“和而不同清代四川地区木雕造像展”亮相成都博物馆,其中道教题材的木雕造像以“蜀地多神仙”为题进行展出。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唐宋以来石窟造像十分盛行,明清时期则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各种信仰融合的迹象。此次展现出的道教木雕造像的主题丰富与多彩,为我们打开了通往蜀地道教文化瑰宝的大门。

蜀中多神仙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大足南山三清古洞(资料图)

萧易先生在《知道》一书中提到:“中国道教石窟分布在北京、陕西、山西、四川、重庆、浙江、云南、湖南、安徽等省市,以四川省与重庆市数目最多,最为集中,这里古称巴蜀,是天师道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道教渊源。”因此谈及蜀地道教木雕造像之前,不得不说一说该地的道教石窟造像。作为现存道教石窟造像最为集中的区域,四川集中体现了唐宋时期道教发展的历史。

道教神系到宋代时已逐渐完备,现存的造像多以独立成像、佛道同龛、儒释道三教合龛这三种主要形式呈现,多为我们熟知的三清、玉皇大帝、东岳大帝等。其中,文昌帝君崇拜及玉帝信仰渐显突出。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唐 安岳玄妙观第十一号龛道教老君像(资料图)

多样的道教造像,反映了蜀地人民信仰的丰富。从自然神到行业神,从道教神祗到民间信仰,诸如财神、药王、关公、土地公等都拥有广大的信众基础。因道教秉承“道本无形”的思想,早期并不提倡造像。之后,受佛教启发开始造像。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中指出:“王谆《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梁陶弘景所立道堂无像,是梁时道馆立像,尚未甚通行也。”陶弘景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将神仙进行了七个等级的分级,奠定了分级造像的基础。到了宋代,道教神系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以“三清”、“四御”为最高神的体系。

造像的材质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武当山金殿(资料图)

道教造像的材质除上文提到的石雕之外,还有金铜以及此次展出的木雕。金铜造像材料主要是青铜、黄铜和红铜。鎏金是金铜造像使用的一种重要工艺:将金熔于水银形成金泥,涂于铜或银器表面,加温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表。鎏金是一种金汞剂,最早见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最早关于鎏金的记载在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陶弘景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武当山金殿供奉的铜铸鎏金真武大帝造像,是该工艺在道教造像中难得的瑰宝。

在民间,更轻便的木雕常被供奉于家中,因此较其他材质的造像更贴近人民的生活。木雕造像,取材于树,代表生命与灵气。树,有通天之用。古有建木之说,《淮南子地形篇》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四川自古多林,木材资源丰富,该区域也形成了树崇拜。木雕造像始于先秦时期,一直延续至今。四川的木雕与其他地区相较虽做工上不甚精致,内容上却极其丰富,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关帝(图源:成都博物馆官网)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赵公明(图源:成都博物馆官网)

此次展出的木雕作品多具“实用性”,如财神赵公明、药王孙思邈、关帝、文昌帝君等。所谓实用,指的是诸如求财、求健康、求姻缘、求仕途等信众的祈福之用。

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

镇江王杨泗造像(资料图)

镇江王造像也在展出之列。镇江王杨泗的神话源于湖南,是洞庭湖流域的水神,诞辰为农历六月初六。据长沙志记载,这一天长沙及洞庭湖周边地区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及三天的庙会活动。期间,船工、船商、香客上庙祭祀。清代初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使得湖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移民纷纷进入四川,将各个区域的信仰带到四川。而水运的发展也有助于杨泗信仰流入四川地区。现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即有一行政村被命名为“杨泗”。

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无论是早期的道教石窟造像,还是明清时期的道教木雕造像,都影射出四川地区道教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新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蜀地多神仙:清代四川道教木雕造像的独特魅力的全部内容。更多民俗道艺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民俗道艺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