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学苑 >> 浏览文章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所属栏目: 道学苑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在思想激烈交锋,“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去凝视太上老君信仰,也是去凝视道的本然意义。太上立教从无边际,因为道的世界没有藩篱。

文/三晚居士

古代中国有一个很盛大的节日,现在很少有人去过,那就是“玄元节”,也叫“真元节”,又名“降圣节。”这一天定在农历二月十五,是太上老君的生日。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青城山建福宫太上老君圣诞(摄影:余浩天)

现在提到这个节日的人不多了,主要集中在信仰道教的人群中。全国各地的道教场所,每一年的二月十五都会举行隆重的祝寿活动。其中以蜀中青羊宫、青城山、老君山等处最为盛大,称为“老君会”。成都青羊宫,是太上降蜀会文始真人的所在。老君会期间,宫观通宵开放,供信士朝拜,已经持续了一千多年。

不过从现代人的眼中看过去,“太上老君”往往被“具象化”。有不少人觉得那就是个会炼丹的神仙,还有人觉得太上老君就是老子。这些认识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不全面,或者更严谨地讲,就是本末倒置。因为太上老君的“形象”,远比这“大”得多。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青羊宫太上老君圣诞(摄影:三晚居士)

时代发展到今天,世界越来越小。但我们讲中国文化的时候,还是能或隐或显地感觉到一种独立性。中国文化很欣然地加入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却没有被混合。即便当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所依赖的先进技术大半源自于国外,但其生活方式仍然十分地“中国”。

这其实是十分值得去关注的一件事。金岳霖先生就曾经在《论道》里说:“‘道’不必太直,不必太窄,它的界限不必十分分明;在它那里徘徊徘徊,还是可以怡然自得。”并将之与“逻各斯”和“如如”区分开来。这也很巧妙了描绘了中国人对于生活与日常的整体态度与自身状态。

如果说到“道”,就必然绕不开道教。如果以一种宗教来标记一种文化,那么道教就是标记中国文化的唯一选择。而若以一位神明来代表一个宗教,那么太上老君也就必然是代表道教的不二选择。所以,如果用一个神圣形象来代表中国及其所代表的文明的话,这个神圣形象非太上老君莫属。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太上老君圣诞法会掠影(摄影:余浩天)

这其实不奇怪,因为无论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持何种信仰,敬哪个神仙,在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离不开“道德”二字。庄子说:“礼仪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其后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但唯独“道德”这个根基不变。中国人的道德,是先民所共同积淀下的,亦是老子所阐发的。

前文所述,当代人往往将太上老君与老子的关系,做了一个本末倒置般的混淆。我们可以说老子是太上老君,但不能简单地就划等号说太上老君是老子。因为作为历史人物和《道德经》直接撰写者的老子,只是太上老君诸多化身中的一个。就好比我们可以说:“我是中国人”,但不能说“中国人是我”,道理是一样的。

在《太清宝诰》里我们可以看到:“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这样的经文,事实上就是对于太上老君“存在”的表述。除了老子之外,神农时的太成子,轩辕时的广成子,帝尧时的务成子,秦汉时的河上公等等,都是老子的化身。

这其中的关系,在道教之外并不太为人所知。而太上老君这样“做”的“目的”是:“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用闵智亭道长的话来讲,就是:“天之道,即天道。指宇宙万物化生之本源。地之道,指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人之道,指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

所以作为中国人世代立身之本的“道德”,是与宇宙的本源,自然的规律紧密联结,息息相关的。故而经万世而不易,历变革而独秀,随和而不从众,还是保存着独特的样子。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贡天科仪掠影(摄影:余浩天)

无论是天之道,地之道,还是人之道,最终的指向都会是“道”,而道与太上老君,才是真正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亦即:“老子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这就如同我们所知的有天地大道,也有日常的道理,道可以合起来说,也可以分开来说。太上老君从来不是哪一个具体的神或人,也不会有具体的“职能”或“工作”。因为老君即道,道即老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思想上、伦理上、行为上和观念上的中国人,亦即每一个认同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人,都是在寻找自己的“道”,也都是在追寻自己内心深处摸索和实践着太上老君的道与教。

兹如金岳霖先生说:“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为最终的目标。思想与情感两方面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无极是道,太极是道,无极而太极也是道;宇宙是道,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也莫不是道。”

而这个过程中,没有强硬的灌输,只是化作每个人的人生履历,一如《道德经》所描述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

建福宫道观(摄影:余浩天)

所以,在诸多文明,诸多思想,诸多宗教与信仰都在努力审视和发展自己的当代意义,积极“与时俱进”的时候。我们反而不需要去刻意“发掘”太上老君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因为这个价值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以后也不会消失。“随方设教,历劫度人。”这八个字已经充分阐明了太上老君信仰和道思想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广博。若以地球上每个人分别言之,各有其生存的道理,道无可限量,是“散形为气”。

但若以“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的大视角来说,从人类的彼此关联来说,道又是“一”,是“聚形为太上老君”。人们往往也只“看”到了聚形的“一”,却用生命与生活实践着“多”。也正是这种割裂让人们很难去理解到道与太上老君真正的意义,也很难去理解“随方设教”的真正内涵,而只执着于一个信仰的神位。这就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包括刻意去挖掘一些“新内涵”,最后看来也不过如此。时人眼中所谓的新与旧,在“历劫度人”的道的度量下,无非沧海一粟而已。

故而,在思想激烈交锋,“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当下。我们去凝视太上老君信仰,也是去凝视道的本然意义。会发现有些“东西”早已“存在”,甚至无始无终。从小处说可以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大处讲至大无外。这才是太上老君超越信仰,超越地域,超越时间的意义。太上立教从无边际,因为道的世界没有藩篱。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三晚居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至大无外:略谈太上老君信仰与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学苑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学苑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