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民俗道艺 >> 浏览文章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所属栏目: 民俗道艺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正月初一,为“春节”,不同时代对其称谓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称为“上日”、“元日”。《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文/止水

大年初一,先给大家拜个年。本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的“春节”在不同时期的称谓和拜年习俗等,供大家参考。

春节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剪纸猪(资料图)

正月初一,为“春节”,不同时代对其称谓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称为“上日”、“元日”。《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两汉时期为“岁旦”、“正日”,汉代崔的《四民月令》中有:“正月一日,是谓正日。”魏晋时期称作“元旦”、“元辰”,《扬都赋》中有:“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履端归余,三朝告始。”

唐宋以后称作“元旦”、“新正”、“新元”,孟浩然《岁除夜会乐成张少府宅》中有:“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樽。”清代,称作“元旦”。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新(资料图)

通过观察上述称谓不难发现,春节与“元”、“旦”、“新”、“正”这几个字有关。“元旦”一词,笔者在《元旦由来的背后》一文中曾有介绍,不再赘述。“新”的甲骨文,像是用刀劈过的柴。

《说文解字注》中有:“新,取木也。”旧柴外表漆黑,劈开后能看到木头里面的新色。新年新气象,就像是见到劈过的柴一样,万象更新。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春节小景丰子恺(资料图)

正,《集韵清韵》中有:“正,岁之首月,夏以建寅月为正,殷以建丑月为正,周以建子月为正。”现在的正月,就是每一年的第一个月,正月初一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金鸡报晓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金鸡报晓(资料图)

民间将正月初一,称作“鸡日”,有贴鸡形窗花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有:“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关于鸡日的说法,《五杂俎天部二》中有:“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此虽出东方朔《占书》,然亦俗说,晋以前不甚言也。”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齐白石大吉图(资料图)

《韩诗外传》中称鸡有五德,即文德、武德、勇德、仁德、信德。我们日常用的“金鸡报晓”一词,不是说鸡是金色,而是指“金是巽,巽为鸡”。鸡除了有驱邪的功效外,也与“吉”同音,象征美好,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符号。

魏源曾写有:“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诗经》中有“风雨如晖,鸡鸣不已。”金鸡报晓,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象征着“勤劳致富,奋发向上”。

拜年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拜(资料图)

正月初一,出门拜年是重要的年俗活动。拜,金文中的写法大概分两类,一类像是手持谷物向天祷告,另一类是人在作揖时形状,表示谦恭、尊敬。

作揖是中国人相互招呼的方式,类似西方的握手。作揖的手法,通常是男子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女子反之。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拜大年(资料图)

拜年,讲究衣冠正,长幼有序。《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汉江流域的年俗:“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清嘉录》中记载有清代苏州地区的年俗:“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的次序,一般为先拜祖先神灵,其次为长辈,然后是平辈。

上长辈家拜年,需要携带礼物,各地方风俗不一。拜年时要有祝福语,通常会说“新春大吉”、“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微信红包(资料图)

随着时代的进步,朋友、同事之间也会通过短信、电话拜年,而眼下人们更喜欢通过微信的文字、视频电话及小视频等功能拜年,以表祝贺。其实这一做法,在古代叫“拜年帖”,即人们不能当面拜年,就选这样用帖子的形式来表达祝福。

宋代秦观有一《贺正旦》的帖子:“上款为‘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下款是‘高邮秦观手状’。”同时,现在的红包也和以前大不一样。通过微信,大家不仅可以相互发红包,还可以在群里抢红包,给拜年这一年俗添加了许多趣味,也让人与人之间走得更近。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祝您和家人顺心如意,福寿安康!

(编辑:见石)

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大年初一:岁惟元辰,万象更新的全部内容。更多民俗道艺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民俗道艺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