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三年,道在天边”,这些年修的道都去哪里了

[摘要]从一无所知到小有所成,这是人间道;从双手满满到放下成真,这是修行道。道虽不同,但每一阶段自有每一阶段的证果。道家修行是从有而证无的,既不能够以有为有,更不能舍有言无。文/清虚道人道教奉老子为开宗祖师,五千言《道德真经》中提到的“...

2019-06-04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中,诸如锦囊、荷包、袋等配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穿着古代传统服饰成为一时风尚。文/止水古代道人出行,随身物品会放入行囊之中。笔者曾为大家介绍过“笈”这种远游时用的书箱,本文则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

2019-06-02

老子智慧:如何提高解决困难的能力?

[摘要]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有了细小的成功经验,那么他在接下来,就能够以更加有信心、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做,最终把这件事情做成功。文/道诚我们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件以前做过的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比较容易?我们要做一件复杂的事情,一件以前没...

2019-05-28

庄子:谁说我没脾气?我有大脾气!

[摘要]我们对庄子不食人间烟火,只追求精神逍遥的刻板印象,其实是极大的误解。庄子给世人的是一张冷脸,却怀有一颗热烈的心肠。文/道朴谈起庄子,我们可能对他有一种刻板的印象,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没有情绪,没有脾气,是个逍遥于天地之间,过着诗意的...

2019-05-28

从人道臻达天道,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世间苦乐

[摘要]修行事,是在教会我们安然于自我,而非忖度于他人。哪怕是要行度世之理想,也意在使众生皆能回归自己。文/武当玄拙在众多“修行者”口中,常会认为世上人们皆处于无边苦海中,因为在爱浪之中翻沉而不能及时醒悟,所以才落得一生皆苦,更甚者还要...

2019-05-28

老子的智慧:我们该如何理解“道”?

[摘要]在老子看来,我们的言语都是要表达具体内容的,所用的名称也都有所指的,但是,言语、名称正因为有内容、有所指,那么它们就有了局限性了。文/李大华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是最难理解的了,也是道家学术的精髓与魅力所在。老子在许多地方论...

2019-05-28

老子智慧:道是善的吗?

[摘要]人间有善恶,当存一双慧眼明辩之,才可获得一种超越的境界,无忧无虑,恬然自得的心理体验才可出现。文/道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厌...

2019-05-24

庄子:丧失本性还是追求自得?

[摘要]在庄子这里,对人而言,本性不是世俗所认为的善恶品行,而是人本来的天性。每个人的品行虽有差别,但在丧失本性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文/道诚对于人最初的本性,我们一般会说“人之初,性本善”,或者说“人之初,性本恶”,或者说“人出生开始如同一...

2019-05-24

老子智慧:和光同尘,不显山不露水的修道境界

[摘要]与世界和光同尘,就不会对外物起贪心、妄心,不会因利害而与人或远或近,或亲或疏,也不会对万物起或贵或贱的念头,齐平万物,随顺自然,反而可以化解执着自我所带来的烦恼。文/道朴《道德经》五十六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

2019-05-24

太阳之精,天地正气:探析东王公的形象与神格

[摘要]由东王公、西王母所代表的“水火既济”之观念和道家的“自然无为”相结合,合于正道,趋于上乘。文/赵洋在两汉时期的宗教观念中,阴阳思想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根据阴阳观念,人们为西王母创造了一位对偶神东王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把东...

2019-05-22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上感应篇》与道教修证的关系

[摘要]人格的养成,个人的修养,乃至为人处世的学问都不是科学和金钱所能涵盖的。越是在这样高速发展,面临诸多诱惑的社会环境中,越要做个清醒的人。文/姚上砚 李宁茫茫世界,芸芸众生,所有文化的初衷与最终目的都不过是为了究竟生命的本来面目,一探...

2019-05-22

李大华:老子和庄子思想消极?你错了!

[摘要]在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翻译得最多的一本书就是《老子》,仅英语就翻译了多达几十种。编者按:近日,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李大华教授携新书《老子的智慧》、《庄子的智慧》做客深圳书城中心城北大博雅讲坛,从新的视角解读老子和庄子...

2019-05-22

庄子:我们是否也是影子呢?

[摘要]人作为自然万物这个整体中的一员,我们希望自己不只是拥有依赖的一面,还能拥有独立的一面。独立意志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文/道诚成语“如影随形”,指影子总是跟着身体,比喻事物之间或人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不能...

2019-05-20

清和宗师尹志平谈修道之方

[摘要]进而宗师教导弟子,修道者的最大障碍是食色睡,“修行之害,三欲食、睡、色为重。不节食即多睡,睡为尤重,情欲之所自出。学人先能制此三欲,诚入道之门。”盖全真道特别注意对情欲的消磨…文/行苇近些年来,道教的养生学受到社会重视,内丹道逐渐...

2019-05-20

焦虑与超脱丨修道者的根本立据

[摘要]古代修道者通过修行解决了生命之存在性焦虑,是不能置疑否定的事实。这一点正是道教得以自立的根本理由,即其所追求精神境界的存在和可行。文/行苇在科学昌明,物质发达的时代,宗教这种古老的事物似乎有些多余。一方面,科学的迅猛发展,让人...

2019-05-20